首页 机构设置 办事流程 规章制度 资产调剂 免税设备区域 下载专栏 部门通知 单位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单位动态>> 正文

财政部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强化资产管理内部管理制度,账实相符再提要求

财政部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强化资产管理内部管理制度,账实相符再提要求

摘要

  2019329日,财政部公布了《财政部关于修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100号,以下简称《决定》),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进行了修改。

《决定》解读

  《决定》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部署,完善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制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需要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作相应修改,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规定,并简化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评估程序。

  《决定》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共修改8条、新增2条,主要是赋予了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自主管理的权限,简化了有关评估程序,同时明确了有关定价公开机制和故意低价处置国有资产行为的处理措施。

  《决定》明确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执行以下政策:一是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不需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审批或备案,并通过协议定价、在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二是转化科技成果所获得的收入全部留归本单位。三是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国有全资企业的,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给非国有全资企业的,由单位自主决定是否进行资产评估。

  《决定》明确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转化其持有的科技成果,通过协议定价方式确定价格的,应当在本单位公示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同时,明确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通过串通作弊、暗箱操作等低价处置国有资产行为的,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决定》中强调: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当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部门和单位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亟待加强

  财政部多次强调,“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好本部门国有资产的主体管理职责以及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要把资产管理放在与资金管理同等重要位置,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机制。”

  尽管近年来,各部门和单位构建了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提升了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但随着《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的全面实施,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金与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这一直以来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资产管理不仅需要夯实资产管理制度体系,而且还需要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环节管理,也就是说,需要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充分满足各级单位对于资产清查、资产配置、资产处置、资产使用、资产收入、资产统计分析等资产管理业务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类资产的会计核算,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进而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

  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应该达到以下的几个目标:

  1、建立完善单位资产处置、出售、出让等管理流程

  建立资产处置权限、处置流程和管理制度,规范资产处置的管理。资产的出让、转让、出售、对外捐赠等必须提出申请流程,通过报批后资产方可进行处置。

  2、建立完善单位不良资产责任追究与注销管理流程

  建立单位资产“责任到人”的管理,建立起不良资产责任追究与资产注销的管理流程。同时通过软件进行智能化资产盘点,减少人员工作量,建立起资产盘盈、盘亏台账。

  3、建立完善单位资产出租、出借、经营性资产的管理流程

  对于一些

需用或长期闲置的房产、场地、设备等资产,通过系统实现对出租、经营性资产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管理,为高校建立一道安全防线,一方面对单位投入经营资产的完全完整、保值增值负责;另一方面承担对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与考核,确保单位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责任。

  4、建立定期清产核资管理方式,保护资产的完全、完整

  通过定期盘点进行清产核资,将财务部门资产价值与资产管理部门资产账、卡与使用部门实物、卡进行核对,查清资产的安全情况、使用情况、新旧情况、分布情况、有无不入账、有无闲置等,以便即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对资产的使用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提高资产利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账实相符”成硬性要求

  按照财政部(财资〔2018108号)的要求,“各单位要按照&lsquo;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rsquo;的要求,将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等资产分类登记入账,按照相关会计制度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类资产的会计核算,做到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

  在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实现了全成本核算。资产的折旧需计入日常费用核算,意味着以前“占山为王”、“多拿多占”配置资产的观念会导致“占有资产越多,相应的资产折旧费用就越多”。而在评价单位绩效时,占有的资产量多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特别是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需进行审计和公开的背景下,作为反映单位财务情况的载体,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是由单位负责人决定的,而不是财务人员决定。

  而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账实相符”、确保资产信息的全面、准确和完整已然成为硬性规定和要求。

  近年来,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方面在资产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但由于规章制度滞后,管理体制未理顺、缺乏有效的信息化系统支持等原因,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基础管理薄弱,家底不清,存在大量账外资产。

  • 资产配置混乱。尤其房产、公务车等资产在各教育部门单位之间配置不公平的现象十分普遍。

  • 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许多单位、学校存在着大量闲置资产,大大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 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这就使得许多单位、学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无章可循。

  • 资产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资产流失问题发生在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在购置环节,由于决策失误、经验不足等原因,造成了资产的大量流失;在资产使用环节,一些单位、学校管理不善,损坏和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在资产处置环节,资产流失的渠道更为复杂,如低价出售、无偿出借等。

  因此,要管理好资产,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在加强和完善相关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切实强化单位、各部门资产管理的职能作用,并有效发挥政府资金调节的主导能力。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是具体使用资产的主体,需要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提出资产购置(采购)计划,资产登记,出入库,资产使用(对内使用和对外使用),资产维护,各种变更,资产盘点,资产处置。对资产盘点,由于工作量较大,应采取条形码技术提高资产盘点工作效率。

  资产移动盘点管理实现对固定资产的移动化管理应用,通过对资产的条形码和标示进行扫描,自动收集固定资产信息,同时提供地理定位功能,对资产的具体存在位置进行校对,实现资产盘点的全面智能化管理。

  资产重要业务报批

  对各种需要审批的业务报批,包括资产购置计划,资产对外使用,资产处置等,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执行。

  充分满足单位、部门各资产管理环节的协同工作需求,提高资产管理流程连贯性,真正实现单位资产管理全流程协同办公。

  资产会计核算

  完成本单位资产变动的会计核算,包括新增资产,资产价值变动,资产维护费用,资产处置等业务。

  单位资产报告

  提供本单位的资产数据分析与汇总报表。

结束语


  通过强化单位资产管理主体责任以及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信息化的应用,对于提升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能给有效的促进单位资产管理的规范、合理、均衡发展。